(2010-03-15)中國時報【王莫昀台北報導】

政府嚴打炒房,公股銀行全面配合,緊縮第二套房以上買家及投資客房貸。根據即將出爐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數據,及內政部不動產年度交易統計資料估算,在政府雷厲風行地推動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公股銀行緊縮房貸不限於台北縣巿下,將有七萬件以上不動產交易受到波及,面臨購屋成本增加問題。

內政部將於三月底公布最新一份住宅需求動向調查,據瞭解,這次調查數據顯示,全台主要都會的不動產交易中,投資客占比約達二至三成,且有九成投資客擁有兩套以上物件。所有成交案件,也有半數買家購買二套以上房子。

以內政部近年來統計,全台不動產年交易量約三十九萬件至四十五萬件保守估算,政府這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至少將有逾七萬件以上不動產交易受到波及,面臨貸款成數減少,利率增加,購屋成本上升問題。

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,不動產交易約有二至三成是投資客進場交易的數字,已是保守估算,其實根據業界自行統計數字顯示,部分地區投資客占比已高達五至七成。

張金鶚認為,這一波政府抑制房價措施,可望有效打壓房價,許多業者說買得起豪宅的人不須貸款,根本是假的,因為有錢人多不想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,投資所需多來自銀行借款。

對照學者看法,業界則有不同見解。「這一波打壓恐傷不到真正的投資客!」台灣房屋不動產分析師邱太指出,這一波房巿買家,其實多為「恐慌性買盤」、「菜藍族投資客」,前者因為擔心兩岸交流日益密切下,台灣房巿將會與國際接軌,再不進場,將更買不起房子。後者見到房巿「一片榮景」、房價漲幅既大且快,在銀行利率相對偏低下,將長年積蓄一股腦投入房巿,想賺房價增值利益。

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也表示,這一波房價漲得又兇又急,短期投資根本無利可圖,「投資老手」多已修正投資策略,不是暫時出場,靜待下次進場時機,就是由短投改為長投。

投資總額在北巿名列前矛的黃姓投資客說,公股銀行緊縮房貸,對真正的投資大戶影響有限,常在巿場進出的不動產投資人主要往來對象都是民營銀行,因為向民營銀行貸款,可取得較高的成數,利率並不會較公股銀行高很多,頂多增加一至兩碼。

另一位醫生幫的北巿店面投資大戶更指出,現在雖會觀望一陣子,但是預期政府這一波抑制房價措施應會在六月底前結束,再來因應五都選舉,政府定會積極「拚經濟」,自己將會視情況,在年中,房價盤整一段時間後,挑選好物件進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wwong7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